【文|Ms R(中藥養生× 手作美食)】 在繁忙的生活中,很多人總想找一種既簡單又有效的方法,照顧自己的身體。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,就是養生飲品——冰糖陳皮燉檸檬,它結合了中醫藥食同源的智慧與現代生活的便利,不僅美味,更有助於潤喉、健脾、理氣、化痰。 ✨【冰糖燉陳皮檸檬の奧秘 】✨ 💬 同大家傾吓偈先~ 過去十日我化身「中藥偵探」🔍,翻遍《本草綱目》《隨息居飲食譜》等古籍,仲對比現代研究論文,就係為咗同大家拆解呢個家傳秘方嘅科學真相!(睇到眼矇都唔敢馬虎,每個資料都反覆求證㗎🥲) 而家終於整理好呢份「終極指南」,但心大心細: ▸ 寫得太多?驚你哋睇到悶😴 ▸ 寫得太簡?又驚講唔清關鍵💔 最後決定 【專業資料+懶人包】並行! 🌟 如果覺得呢份嘔心瀝血嘅整理幫到你,而你又欣賞我嘅用心💖,記得比個 Like👍 作為鼓勵,等我知道你哋仲有興趣睇落去! (你嘅支持係我熬夜查資料嘅最大動力🥹) 上回講到冰糖燉陳皮檸檬嘅神奇功效,但點解有人飲完「喉嚨即時舒服晒」,有人卻話「完全冇感覺」?🤔 👉 究竟問題出喺邊? 🧐 係材料選擇? 🧑🍳 係處理方法? 👉 今篇,就等我哋一齊深入拆解呢 3 種關鍵材料,了解佢哋點樣影響燉品效果! 💡 有冇可能,你一直以為自己飲緊「正宗」冰糖陳皮燉檸檬,其實材料早已影響咗效果? 🔍 事不宜遲,先來認識今日的三位主角! 陳皮簡介🏺 📌 藥食同源:可作中藥,也廣泛應用於烹飪。 📌 來源:來自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。 分類與產地*🌍 🔸 陳皮:主要來自福橘、朱橘、大紅袍、溫州蜜柑,產於四川、浙江、福建等地,自產自銷。 🔸 廣陳皮:來自茶枝柑及行柑,產於廣東新會、四會,銷往全國並出口。 性味歸經與功效*🌿 🔥 性味:性溫,味苦、辛。 🫁 歸經:肺經、脾經。 💨 功效:理氣、健脾、燥濕化痰。 🩺 作用機制: 中醫理論中,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,所以: 🔹 健脾氣—減少痰源的產生。 🔹 理肺氣—改善痰的貯存及排出。 命名由來📜 古人採用橘皮主要以陳為佳,藥材名稱中的「陳皮」之名因此而得名。俗語有說:”一兩陳皮一兩金,百年陳皮勝黄金”,足見陳皮越陳越珍貴,時間長了價值甚至超過黃金。 📌「陳」用之名:存放時間越長,烈氣消散,減少副作用,提升療效。 📌 成分變化:陳皮中的橙皮苷含量隨時間增加,但揮發油逐漸減少。 止咳化痰的關鍵成分💎 🌿 揮發油(檸檬烯、松油烯):促進痰液排出,舒緩咳嗽。 🍊 黃酮類化合物(橙皮苷):抗炎、抗氧化,減少氣道炎症。 陳化與成分變化🔄 ✅ 優點 🔹 黃酮類及多糖穩定性增加:健脾理氣效果增強。 🔹 風味改善:揮發油轉化,使氣味更濃郁、香醇。 ⚠ 成分流失 🔹 揮發油減少:影響藥效及風味。 🔹 活性成分氧化:可能降低功效。 檸檬簡介🍋 📌 植物分類: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檸檬的果實。 📌 古代名稱:「宜母子」,因其酸味與生津功效而得名。 📌檸檬在古代藥用記載中,通常與其酸味及生津功能相關。以下是對檸檬的歷史及中醫角度的整理: 性味歸經與功效🌿 🥶…
🍺 無酒精啤酒真係健康啲? 近年嚟,無酒精同低酒精啤酒愈嚟愈受歡迎,但佢哋真係比傳統啤酒健康? ⸻ 近年來,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,無酒精(0.0%)與低酒精(通常低於1.2%)啤酒逐漸成為市場新寵。這些產品被視為傳統啤酒的健康替代品,吸引了眾多希望減少酒精攝取的消費者。 ⸻ 無酒精與低酒精啤酒的健康影響 無酒精啤酒的主要優勢在於其幾乎不含酒精,減少了對肝臟的負擔,並降低了酒精相關疾病的風險。此外,這些啤酒的熱量和糖分通常較低,有助於體重管理和維持血糖穩定。 然而,部分無酒精啤酒為了模仿傳統啤酒的風味,可能添加額外的糖分和添加劑。因此,消費者在選購時應仔細閱讀標籤,了解產品的成分。 低酒精啤酒則提供了介於無酒精與傳統啤酒之間的選擇。它們含有少量酒精,能提供接近傳統啤酒的口感,同時減少酒精攝取量。然而,過量飲用低酒精啤酒仍可能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,適量飲用仍是關鍵。 ⸻ 專家觀點與研究結果 根據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加拿大物質使用研究所所長蒂姆·斯托克韋爾(Tim Stockwell)的研究,飲用低酒精啤酒可能降低醉酒駕駛和酒後暴力行為的風險。然而,他也指出,低酒精啤酒可能使人們更頻繁地飲酒,從而抵消其健康益處。  此外,世界衛生組織在2023年4月於《柳葉刀公共衛生》發表聲明,指出「沒有安全的酒精攝取量」。  ⸻ 市場趨勢與消費者選擇 隨著健康生活方式的興起,無酒精和低酒精啤酒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。許多知名啤酒品牌紛紛推出相關產品,以滿足消費者需求。然而,消費者在選擇時應考慮個人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,並注意產品的成分和營養標示。 總而言之,無酒精與低酒精啤酒為希望減少酒精攝取的消費者提供了新的選擇。然而,是否更健康取決於個人情況,適量飲用和選擇高品質產品是維持健康的關鍵。 source: https://www.bbc.co.uk/programmes/articles/5qpbj3mhB4zqrljc9XJJVfz/is-no-and-low-alcohol-beer-better-for-you-than-a-regular-pint
喺英國生活嘅朋友,相信對冬天又濕又冷嘅天氣絕對唔陌生。長期處於潮濕寒冷環境中,唔單止令手腳冰冷,仲可能令身體疲倦、抵抗力下降。其實,唔需要太複雜,每日簡單浸一浸腳,已經係一種養生又易做嘅保健方法。 中醫認為「寒從腳生」,腳底係身體嘅「第二個心臟」,有好多重要穴位。腳底有多個重要穴位,通過刺激呢啲穴位可以達到調節身體嘅作用。熱水浸腳唔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仲可以驅寒保暖、改善睡眠、增強免疫力。對大人小朋友都好有益。常見嘅穴位包括: • 湧泉穴💧:幫助補腎、驅寒同增強免疫力。 • 太谿穴🦶:有助溫補腎陽,令手腳變得暖和。 • 足三里穴🦵:促進胃腸健康,提升體質。 喺香港可能會用艾葉、生薑等中藥材浸腳,但英國唔容易買到艾葉,寶媽會用啲乾或新鮮香茅、薑片、玫瑰花來代替,效果一樣好,仲有天然香味,浸住腳個人都放鬆咗,天然溫和,適合一家人使用: 1. 生薑(Ginger) 生薑性溫,具有驅寒活血功效,尤其適合怕冷手腳冰冷嘅人。建議切片後煲滾10分鐘,用薑水浸腳15-20分鐘,效果最好。 2. 乾香茅(Dried Lemongrass) 英國較難買到艾葉,但香茅有類似祛濕驅寒效果,可作代替。香氣亦有助放鬆心情,用法同樣係煲水後倒入腳盆浸腳。 3. 乾玫瑰花(Dried Rose Buds) 玫瑰花可疏肝解鬱、調理氣血,對女士或情緒緊張人士特別有幫助。浸腳同時吸收香氣,有助紓壓、改善睡眠。 加碼推薦: 如果感冒、鼻塞,可加入薄荷葉一齊泡腳,有助通鼻舒緩症狀。 浸腳注意事項: 水溫建議保持37-40°C 浸腳時間15-20分鐘 浸完腳後務必擦乾腳部,著襪保暖更佳 ⚠️以下人士浸腳要留意: 糖尿病患者:末梢神經較遲鈍,切忌用過熱水,易燙傷。 腎病患者:浸腳時間需縮短至3-5分鐘,可配合按摩。 孕婦或經期婦女:可用暖水浸腳舒緩不適,但避免刺激腳底穴位,唔建議加藥材或按摩。 每日10分鐘的浸腳時間,就可以簡單為自己同屋企人建立一個保暖、舒壓、抗寒的生活小習慣。即使身在英國,都可以好好照顧身體、養好元氣。 Credit: 寶媽陪月站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o.mastation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o.mastation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omaleavehktouk
英國的天氣長期濕冷,這種氣候容易影響脾胃運化、血液循環,導致手腳冰冷、消化不良、疲勞乏力,甚至讓關節不適加劇。要在這樣的環境下保持健康,我們可以透過飲食來調理身體,選擇溫補驅寒、健脾益氣的食材。而在英國生活的我們,其實不需要刻意尋找難買的中藥材,只要運用「西菜中煮」的概念,就可以將當地食材轉化成適合港人體質的養生食療。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兩款結合中醫養生的西式食療,簡單易做,讓你在英國他鄉也能食出健康! 1️⃣ 南瓜薑黃奶油濃湯 🎃(健脾暖胃,提升免疫力) 南瓜是西方料理中常見的食材,而中醫認為南瓜性溫,能補中益氣、健脾和胃,非常適合在寒濕的天氣飲用。這道南瓜濃湯加入 薑黃,不但能抗炎驅寒,還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,溫暖身體。 ✅ 材料:南瓜 1 個(去皮切塊)、洋蔥 1 個(切粒)、、蒜頭 2 粒、雞湯 500ml、淡奶油 100ml、薑黃粉 1 茶匙、橄欖油適量、鹽適量。 🔥 做法: 1️⃣ 熱鍋加橄欖油,炒香洋蔥、蒜頭。 2️⃣ 加入南瓜、薑黃粉拌炒,倒入雞湯煮 15 分鐘至軟爛。 3️⃣ 用攪拌機打成濃湯,最後倒入淡奶油調味,即可享用! ⭐ 養生功效:南瓜可健脾補氣,薑黃可消炎暖胃,這碗湯適合體質虛寒、容易感冒或腸胃不適的人飲用,幫助增強抵抗力。 2️⃣ 紅酒燉牛肉(中藥加強版)🍷🥩(補氣血,驅寒抗疲勞) 紅酒燉牛肉是法式料理中的經典,牛肉本身性溫,可補中益氣、鐵質含量豐富、強健筋骨,而適量的紅酒則能促進血液循環,讓身體暖起來。這道菜可加入當歸、黨參這些溫補中藥材,讓西式燉菜更具養生效果! ✅ 材料:牛肋條 500g、紅酒 300ml、洋蔥 1 個、紅蘿蔔2條、當歸 2 片、黨參 1 條、桂皮適量、蒜頭 2 粒、香葉 數片、黑胡椒適量、鹽適量。(中藥材不加亦可) 🔥 做法: 1️⃣ 牛肉切塊汆水後,熱鍋煎至表面微焦,取出備用。 2️⃣ 用鍋內餘油炒香洋蔥、紅蘿蔔、蒜頭,加入紅酒煮 3 分鐘。 3️⃣ 加入牛肉、當歸、黨參、桂皮、香葉,倒入適量清水,慢燉 1.5 小時。 4️⃣ 最後加鹽和黑胡椒調味,即可享用! ⭐ 養生功效:當歸補血養氣、黨參強健脾胃,配合紅酒與牛肉,不但能幫助 補血驅寒,還能 提升體力、改善疲勞,特別適合冬天食用。 在英國生活,我們不一定要完全依賴傳統中藥食材才能養生,其實許多西方常見的食材,如南瓜、紅酒、牛肉、洋蔥等,都能透過 「西菜中煮」的方式,轉化為適合華人體質的食療料理。只要 因時因地制宜,我們就能在異國吃得健康,遠離寒濕帶來的不適! Credit: 寶媽陪月站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o.mastation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o.mastation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omaleavehktou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