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 logo

【文|Ms R(中藥養生× 手作美食)】

在繁忙的生活中,很多人總想找一種既簡單又有效的方法,照顧自己的身體。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,就是養生飲品——冰糖陳皮燉檸檬,它結合了中醫藥食同源的智慧與現代生活的便利,不僅美味,更有助於潤喉、健脾、理氣、化痰。

✨【冰糖燉陳皮檸檬の奧秘 】✨

💬 同大家傾吓偈先~

過去十日我化身「中藥偵探」🔍,翻遍《本草綱目》《隨息居飲食譜》等古籍,仲對比現代研究論文,就係為咗同大家拆解呢個家傳秘方嘅科學真相!(睇到眼矇都唔敢馬虎,每個資料都反覆求證㗎🥲)

而家終於整理好呢份「終極指南」,但心大心細:  

▸ 寫得太多?驚你哋睇到悶😴  

▸ 寫得太簡?又驚講唔清關鍵💔  

最後決定 【專業資料+懶人包】並行!

🌟 如果覺得呢份嘔心瀝血嘅整理幫到你,而你又欣賞我嘅用心💖,記得比個 Like👍 作為鼓勵,等我知道你哋仲有興趣睇落去!

(你嘅支持係我熬夜查資料嘅最大動力🥹)  

上回講到冰糖燉陳皮檸檬嘅神奇功效,但點解有人飲完「喉嚨即時舒服晒」,有人卻話「完全冇感覺」?🤔  

👉 究竟問題出喺邊?

🧐 係材料選擇?

🧑‍🍳 係處理方法?

👉 今篇,就等我哋一齊深入拆解呢 3 種關鍵材料,了解佢哋點樣影響燉品效果!

💡 有冇可能,你一直以為自己飲緊「正宗」冰糖陳皮燉檸檬,其實材料早已影響咗效果?

🔍 事不宜遲,先來認識今日的三位主角!

陳皮簡介🏺  

📌 藥食同源:可作中藥,也廣泛應用於烹飪。  

📌 來源:來自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。  

分類與產地*🌍  

🔸 陳皮:主要來自福橘、朱橘、大紅袍、溫州蜜柑,產於四川、浙江、福建等地,自產自銷。  

🔸 廣陳皮:來自茶枝柑及行柑,產於廣東新會、四會,銷往全國並出口。  

性味歸經與功效*🌿  

🔥 性味:性溫,味苦、辛。  

🫁 歸經:肺經、脾經。  

💨 功效:理氣、健脾、燥濕化痰。  

🩺 作用機制:

中醫理論中,脾為生痰之源,肺為貯痰之器,所以:

🔹 健脾氣—減少痰源的產生。  

🔹 理肺氣—改善痰的貯存及排出。

命名由來📜  

古人採用橘皮主要以陳為佳,藥材名稱中的「陳皮」之名因此而得名。俗語有說:”一兩陳皮一兩金,百年陳皮勝黄金”,足見陳皮越陳越珍貴,時間長了價值甚至超過黃金。

📌「陳」用之名:存放時間越長,烈氣消散,減少副作用,提升療效。  

📌 成分變化:陳皮中的橙皮苷含量隨時間增加,但揮發油逐漸減少。

止咳化痰的關鍵成分💎  

🌿 揮發油(檸檬烯、松油烯):促進痰液排出,舒緩咳嗽。  

🍊 黃酮類化合物(橙皮苷):抗炎、抗氧化,減少氣道炎症。  

陳化與成分變化🔄  

✅ 優點

🔹 黃酮類及多糖穩定性增加:健脾理氣效果增強。  

🔹 風味改善:揮發油轉化,使氣味更濃郁、香醇。  

⚠ 成分流失

🔹 揮發油減少:影響藥效及風味。  

🔹 活性成分氧化:可能降低功效。

檸檬簡介🍋  

📌 植物分類: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檸檬的果實。  

📌 古代名稱:「宜母子」,因其酸味與生津功效而得名。  

📌檸檬在古代藥用記載中,通常與其酸味及生津功能相關。以下是對檸檬的歷史及中醫角度的整理:

性味歸經與功效🌿  

🥶 性味:酸、甘、涼。  

🫁 歸經:肺經、脾經。  

🩺 功效:清熱解暑、生津止渴、化痰止咳、健脾和胃。  

中醫典籍記載📜  

📌《嶺南採藥錄》:「檸檬可清熱解暑,生津止渴,化痰止咳,健脾和胃。」  

📌 2010年版《四川省中藥材標準》:「生津健胃,化痰止咳。」  

📌《廣西中藥志》:「行氣,祛痰,健胃。」  

檸檬的主要活性成分*💎  

🍊 揮發油(與陳皮相似)  

🔹 檸檬烯(抗菌、抗炎、化痰)。  

🔹(+)-α-蒎烯(舒緩呼吸系統不適)。  

🔹(1R)-(+)-反式-異檸檬烯**(調節氣道健康)。  

🔹 γ-松油烯(增強抗氧化功能)。  

🔹 β-蒎烯(具有抗炎特性)。  

檸檬與陳皮的關係🛡  

🔗 共同點

🔹 均含 揮發油:可理氣化痰。  

🔹 主要成分相似(檸檬烯、松油烯、蒎烯等單萜類化合物)。  

冰糖簡介🍚  

📌 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載:  

「石蜜(糖),甘,寒,無毒。  

主潤肺氣,助五臟津,止煩渴,和脾胃。」  

📌王士雄《隨息居飲食譜》載:

「甘平潤肺、和中緩肝、生液化痰、止嗽解渴。」  

名稱來源📜  

🔹 古代名稱:「石蜜」、「糖霜」。  

🔹《唐本草》:石蜜本為乳糖,與蟲部石蜜同名。  

🔹《本草綱目》:石蜜並非石頭,而是甘蔗汁煮後凝固成結晶。  

別名與成分💎  

🔹 白沙糖、白霜糖:由甘蔗莖汁精製而成。  

🔹 性平,味甘:有助於中和苦味,調和食療配方。  

歷史沿革與製作工藝🏺  

📌 唐代已開始製作,技術由僧人傳授。  

📌 製作方法:  

🔹 以白砂糖、水、蛋清加熱過濾後凝固。  

🔹 形成堅硬透明的結晶,純度高,口感甘潤。  

冰糖與陳皮、檸檬的關係🛡  

🔗 共同點

✅ 均屬藥食同源,可入藥亦可入食,適合日常保健。  

✅ 有助於調理脾胃,促進消化,增強食療效果。  

📜 古籍記載

✅《本草綱目》:「陳皮性溫,能理氣燥濕,健脾化痰。」  

✅《嶺南採藥錄》:「檸檬可健脾和胃,生津止渴。」  

✅ 《本草綱目》:「石蜜(主潤肺氣,助五臟津,止煩渴,和脾胃。」  

✨【溫馨結尾】✨

(遞上一杯熱辣辣嘅陳皮檸檬茶🍊☕)辛苦晒睇到呢度嘅你!今次資料真係多到滿瀉🤪

下回,我會同大家分享,究竟點樣整到一碗出色嘅冰糖燉陳皮檸檬,唔止唔苦,仲勁好飲,仲可以保留最多既舒緩治療嘅功效。記得繼續留意呀!

🔔 追蹤定我,下集開估!

👇 立即行動區👇

1️⃣ 留言✍️:你最想改善「咳/痰/乾/痛」邊樣?

2️⃣ 分享↗️:Tag 成日捱夜嘅朋友

3️⃣ 儲存📥:Bookmark有關資料

歡迎追蹤我的 Facebook 專頁《UK Ms R》,交流更多中藥養生智慧!

【現正研究】

• 中藥材於英國種植的可行性,推廣實用可行的日常養生法。

🔗 UK Ms R

參考文獻

[1] 國家藥典委員會.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[M]. 北京: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, 2020. 一部

[2] 彭國生. 不同貯存年限的中藥陳皮的藥效比較 [J]. 中外醫學研究, 11(32): 146-147.

[3] 李俊健, 林錦銘, 高傑賢, 黎攀, 杜冰. 陳皮揮發油提取、成分分析及應用的研究進展 [J]. 中國調味料, 2021, 46(8): 169-170.

[4] 王良, 趙雲龍, 楊梅, 劉黎明. 中藥檸檬中醫臨床應用進展 [J]. 雙足與保健中醫、藥理論, 2018 (18): 193-194.

[5] 王智磊, 張鑫, 劉素娟, 陳鴻平, 劉友平. 陳皮「陳久者良」歷史沿革和研究現狀 [J]. 中華中醫藥學刊, 2017, 35(10).

[6] 張曉婷, 張英, 張戴英, 孟江, 孫悅, 王淑美, 曹暉. 陳皮的炮製研究進展 [J].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, 2022, 17: 267-274.

[7] 易倫朝, 謝培山, 梁逸曾, 等. GC/MS和HPLC對陳皮「陳久者良」的驗證 [J]. 中國藥學雜誌, 2005, 40(21): 1610-1612.

[8] 張晴, 石珮瑤, 韓美麗, 吉長鑫, 杜新宇, 陳子木, 江志波. GC-MS分析檸檬揮發油的化學成分 [J]. 山東化工, 2021, 50 (21): 88-91.

[9] 嚴寒靜, 房志堅, 黃寧, 黃熾宏. 中藥陳皮揮發油的成分分析 [J]. 廣東藥學, 2001, 11(1): 17-18.

[10]楊陽,瞿藝,蒲蘭濤,曾立威 冰糖對口服撲熱息痛體內藥動學的影響 [J]. 廣西中醫學院學報. 2000, 17(03):89-92.

[11] 劉樸兵 略論中國古代的糖類[J]. 美食研究 2019, 36(1): 7-11.

[12] 徐日輝 《本草綱目》所載甘味調味品考[J]. 商業經濟與管理. 2003, (01):60-64

[13] 本草綱目[M]. 人民衛生出版社 , (明)李時珍著, 2004